■ 本報記者 王軍豪 韓慶陽
6月11日,熱浪滾滾。開發(fā)區(qū)北城街道三官廟新村蘇莊網格村村頭,隨著一股股清水流進片片農田,剛播種玉米不久的土地暢飲一番。
三官廟新村黨委書記孔令現和會計謝克選站在村頭,望著充滿生機的田野,盤算著今年的收成:“看行情,今年種玉米收入肯定不錯,每畝地保底能達到500元,這樣算下來,這些土地讓村集體增收七八萬元不成問題。”
二人口中的“這些土地”,指的是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從村民手中流轉來的100畝土地。6月7日,小麥迎來收獲,每畝地的產量均超過1300斤。望著在田間行走的收割機,孔令現和村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樂在心里:“刨去成本,僅小麥就能掙3萬多元,這下咱們?yōu)榇迕褶k實事就更有底氣了。”
三官廟新村由4個網格村組成,新村成立前,這4個村的集體收入可謂半斤八兩——幾乎都是“零”。2021年,新村成立后,孔令現和黨委班子成員滿心想要給村民干點兒實事、大事,奈何賬上沒錢,想干事也就無從談起??恐哞F占地補償款,村集體算是有了收入,但孔令現卻感覺這些錢躺在賬上是“死錢”,如果不變成“活錢”,早晚有“山窮水盡”、坐吃山空的一天,那就又回到了以前捉襟見肘的日子。
經過外出考察,結合本地實際,加上征求村民的意見,新村黨總支決定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方式將村民手中閑置的土地流轉過來。“有的村民年紀大了,不愿再種地,有的村民長年外出務工,造成村里有不少零散地、閑置地,如果把這些土地利用好,既能增加村集體收入,也能盤活土地資源。”孔令現說,他們選的試點就是蘇莊村。于是,綠源農產品加工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成立,蘇莊村的土地流轉也拉開了序幕。
堅持黨建引領,三官廟新村構建了“黨建+土地流轉”模式——去除土地流轉費、管理成本外,收益全部納入集體收入。“我們研究后決定,合作社賺了錢算村集體的,賠了錢則由我們幾個人承擔,村民完全沒有風險。”孔令現說。村民無需入股,就能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還有穩(wěn)定的收入,這一土地流轉模式得到了村民的大力響應。“每畝地租金1000元,還有100元的分紅,我是第一批響應的。”70歲的村民謝尊全說。
為了把地種好,孔令現帶著新村“兩委”班子成員四處考察,最終確定將這些土地建成山東中農匯德豐種業(yè)的繁育基地。匯德豐種業(yè)是開發(fā)區(qū)一家主要從事種子科研、生產、加工、銷售的企業(yè),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在當地享有良好聲譽。“這家公司派出專業(yè)技術人員指導我們種植、管理,小麥的質量和產量都有保證,并且每斤小麥的收購價要高于市價0.13元。”孔令現介紹。
好處看得見,很多持觀望態(tài)度的村民開始找到合作社要求流轉土地。去年,合作社流轉了70畝土地,今年增加到了100畝。“就在前幾天,幾名村民向我表達了流轉土地的意愿?,F在大家信心十足,我們相信收入肯定會一年比一年高。”謝克選說。
村集體的腰包鼓了,錢該怎么花?孔令現說,每一分錢都要用在為村民辦實事上。端午節(jié)到了,給老人買粽子,帶老人去景區(qū)游玩;村民的水費,村里承擔;村民的小麥倒伏險、家庭財產保險,村里給買……直接受益的是流轉土地的村民,間接受益的,則是全體村民。
零散地、閑置地成為村集體增收的“新密碼”,“集體強、村莊美、群眾富”觸手可及。而這,正是北城街道大力進行農業(yè)改革,通過土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使現代農業(yè)生產技術得到充分運用,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的生動注腳。目前,北城街道推行3種土地流轉模式,第一種是前期投資由網格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申請農擔擔保貸款承擔,去除前期投資后進行利潤分配;第二種是前期投資由托管公司承擔,去除前期投資后進行利潤分配;第三種就是蘇莊模式——用集體資金運營糧食種植,收益全部納入集體。下一步,北城街道黨工委將完善托管模式,引導各網格村根據自身情況推行相應模式,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促進強村富民。
2024-06-14 09:01:34
2024-06-14 08:59:36
2024-06-13 18:20:13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lián)合主辦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